在炒股中,何谓背驰?背驰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背道而驰。本来要向南,却往北;本来应向上,却向下。背驰是一种极不合常理的现象配资杠杆官方网站,因为违反客观规律,故凡背驰的东西或事物一般都不会长久。人们常说的黎明前的黑暗,灭亡前的疯狂,就是背驰。背驰也可以说是原趋势方不甘心走向失败而所做的最后一次努力。
背驰和背离一样,都是事物即将走向反面的征兆。但背驰和背离无论在量还是质上都是有所区别的,趋势的背离,不管是形态、还是技术指标,从一开始背离起,行情可以马上发生转析,却也可以背离了再背离,甚至多次背离后才发生真正转折。无论采取哪种转折方式,理论上都是合理的,允许的。而背驰却有所不同,背驰一旦产生,则马上发生转折。背驰是背离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下发生的质的变化,是背离的蜕变和飞跃。
背驰的定义为:背离是背驰的前奏和预演,而背驰,则是趋势的最后那一次背离。
不管趋势的背离发生多少次,趋势总归会有最终结束的时候。由于行情的最后那一次背离就是背驰。那么,理论上只要找到了趋势的背驰点,就找到了趋势反转最为关键的节点,也就是实际操作中的最佳买卖点。因此,操作的核心就由寻找背离点最终上升到寻找背驰点。
背离表示的是股价价格和技术指标呈现相反的走势,通常是在MACD较为常用,主要是红绿柱以及快慢平均线的变化,这种情况分辨即使有错误也比较简单。
背驰则是缠论中的概念,分为趋势背驰和盘整背驰,只有存在趋势才会有背驰,并且是不会出现背离的背了又背的情况下。
背离与背驰背离:上涨趋势或者下跌趋势的运行动能衰竭。
背驰:缠论背驰指的是趋势的背驰,没有趋势就没有背驰。背驰是趋势反转的标志。
背驰既然背驰是趋势的背驰,那么走势就至少有两个中枢。
当MACD从零轴上下初次上穿零轴之上时,走势进行调整,形成第一个中枢。之后再次开启上涨走势,次级别背驰后形成第二个中枢。走势突破中枢开启上涨与之前的上涨段形成背驰。如图所示:
图片配资杠杆官方网站
盘整背驰盘整背驰是指走势在第一个中枢时的背驰,因为这个时候走势在缠论里的划分还没有出现趋势。
盘整背驰后走势可能会形成中枢扩张或者中枢延伸。如图所示:
图片
背驰是趋势的背驰,必须具备至少两个中枢。
zaic除此之外,股票背离和背驰的区别还有什么呢:背离从本质上说价格还在朝着一个方向运行,只不过是速度放缓以及力度下降了,造成指标的钝化。背离不代表具体的趋势会停止或者是反转,背离是一个信号,趋势可能会出现停止。比如MACD的顶背离图形,和之相反的底背离网站介绍过。
图片
背驰则是必须有趋势形成,在缠论中趋势的前提是拥有2个以上的中枢,没有这一前提是没有背驰存在的,因此在一段趋势中只会出现一次背驰,不会存在背了又背的走势。从MACD指标上讲,标准的背驰需要两条平均线在零轴附近拥有一定力度的反弹。以上涨趋势为例,MACD两条线从零轴下上穿,在零轴上停留后形成第一个中枢;随后又在零轴附近再次形成金叉出现第二类买点后突破中枢再次强势上涨,这时候红柱出现了放大,这一段上涨力度最大,之后出现一个次级别的背驰后结束上涨段后形成第二个中枢,之后两条平均线再次去往零轴附近后以相同的方式,突破第二个中枢,不同的情况是这次的红柱不再超过之前的面积,则表示背驰形成。盘整背驰则是在第一个中枢出现之后就会发生背驰,这种情况可以理解成大趋势的中枢震荡。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图上图1、图2所示:上涨趋势行情发展到2处,股价创新高MACD黄白线不再新高,行情顶背离,但此处的背离虽导致行情发生一定幅度的调整,却并未造成趋势的真正反转,因此2处的对应点仅是趋势的背离点。行情发展到3处,股价再创新高而MACD黄白线相比1处仍无法新高,行情再度顶背离,且由此背离点导致原趋势发生下跌反转,所以3处对应的点就成了原上涨趋势的背驰点,3处的背驰也称顶背驰。注意:图中3处的顶背离与1处相比,已是二次隔堆背离,且MACD黄白线有了一次从高位返回到0轴附近的过程,这种情形下很容易由顶背离发展成顶背驰,3处趋势反转一触即发,当赶紧卖出。
图片
图片
如下图1所示,下跌趋势中,行情发生到2处创新低,对应MACD黄白线不创新低,行情底背离。2处的底背离并未导致趋势真正反转,行情发展至3处再创新低,MACD黄白线再度底背离。3处的背了又背仍未导致趋势反转,直到行情发展到4处再创新低,MACD黄白线再次无法创新低,行情已经背离了3次,且4处与1处相比产生了二次以上隔堆背离,MACD也有了一次从低位返回0轴的过程,这种情形下背离引发背驰的概率已大增,趋势向上变盘一触即发,当择机买入。
背驰的几大特点:
背驰是由背离产生出来的。首先,没有背离,即无背驰。甄别背离与背驰,是操作中关键的关键。由于股票市场的复杂性,背离的判别做到精确已是不易,背驰的判别要做到十分精确就更难,说背驰可以做到100%精确的人,要么在自欺,要么在欺人。虽然背驰做到100%精确是难上加难,但我们也不必就此气馁,因为只要掌握了背驰的主要特点,完全也可以扬长避短,运用大概率的规则来做到相对更精确。
这里介绍4点识别背驰的主要方法和技巧。
(1)背驰肯定是发生在背离的基础上,没有背离,就没有背驰。要寻找背驰,就要首先找出背离,然后再分析当下的背离够不够产生背驰的条件,有没有有产生背驰的环境。由此,操作中的秩序,第一步就是先找出背离,然后诊断当前的背离有无演化为背驰的可能。
(2)背驰都是由背离引发的,但并不是任何一次背离都会引发背驰。很多时候,要经过好几次背离后才会最终引发背驰。一般来说,背驰发生在第二次隔堆背离的时候居多,但有时,背驰与背离也可以同时发生(条件是有一次隔堆背离),一次隔堆背离就引发背驰这也是完全允许的,虽然这样的机率很小,却仍不可忽视。
背驰肯定是至少发生在第二段以上趋势中,与第一段之间至少已发生了一次隔堆背离。之前没有发生隔堆背离现象的配资杠杆官方网站,大多数情况下不能产生背驰。
如下图1所示:上涨趋势中,新高2处黄白线虽略有新高,但彩柱线长度、彩柱线面积都已衰弱,产生第一次隔堆背离,之后新高3处,黄白线、彩柱线长度、彩柱线面积均明显背离,产生第二次隔堆背离,并由此背离最终引发背驰。象这种于第二次隔堆背离处产生背驰的现象最为常见。当引起注意。
图片
如下图2所示:上涨趋势中,新高2处对比原高1处MACD黄白线下降厉害,彩柱线长度、彩柱线面积亦已衰弱,产生第一次隔堆背离,之后经调整后再出新高3,其MACD黄白线、彩柱线长度、彩柱线面积对比1处均背离明显,产生第二次隔堆背离,并由此背离最终引发背驰。象这种于第二次隔堆背离处产生背驰的现象最为常见。当引起重视。
图片
如下图3所示,下跌趋势中,新低2对比前低1处,MACD黄白线抬升厉害,彩柱线长度、彩柱线面积亦已明显衰弱,产生第一次隔堆背离,之后发生轻微反弹后再出新低3,其MACD黄白线、彩柱线长度、彩柱线面积对比1处均再度背离,产生第二次隔堆背离,并由此背离最终引发底背驰。像这种于第二次隔堆背离处产生背驰的现象最为常见。当引起关注,把握好买入时机。
图片
背驰虽大多发生在二次隔堆背离之后,但并不排除一次隔堆背离就发生背驰,只是一次隔堆背离就发生背驰还有一个附加条件,就是MACD指标的黄白线至少存在一个返回0轴的过程。满足这个条件,一次隔堆背离就完全可以引发背驰。
如下图1所示,上涨趋势中,新高2对比前高1,MACD黄白线、彩柱线高度、彩柱线面积均发生背离,虽为第一次隔堆背离,但就是这第一次隔堆背离,就产生出背驰,最终引发趋势向下反转。这种第一次隔堆背离就引发背驰的概率虽然很小,却也不可忽视。注意图中MACD黄白线有一次从高位返回0轴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今后产生背驰的充分条件。有了这个条件,一次隔堆背离就引发背驰是完全可能的。
图片
如下图2所示,上涨趋势中,新高2对比前高1,MACD黄白线、彩柱线高度、彩柱线面积均未发生背离,之后经横盘整理,至3处股价再创新高,但MACD黄白线、彩柱线高度、彩柱线面积和2比均发生背离,虽为第一次隔堆背离,但由于MACD黄白线有一个从高位返回0轴的过程,之后重新上升不创新高,已具备产生背驰条件。虽然这种第一次隔堆背离就引发背驰的概率很小,却万万不可轻视,当趁早考虑卖出为宜。
图片
如下图3所示,上涨趋势发展到新高2处,与原高1对比无论MACD黄白线、彩柱线长度、彩柱线面积均未背离,可持股,至新高3处MACD黄白线、彩柱线长度、彩柱线面积均背离,但此处背离为邻堆背离,一般不会引发背驰,因此长线上仍可持股,等待再创新高时再观察是否产生背驰。注意这里3处的MACD黄白线尚无从高位返回0轴的过程,亦未产生隔堆背离,尚未达到产生背驰的条件。
图片
背驰时MACD黄白线已经有了一次远离0轴的过程,然后返回0轴附近再重新上升或下降,股价创新高或新低,而MACD黄白线不再创新高或新低,这个时候就极易产生背驰。因此一旦发生上述现象,就要引起警惕。
一次MACD黄白线返回0轴后再出现背离,就有了产生背驰的条件,但也并不等于就一定产生背驰,也有的背驰可能产生在MACD黄白线第二次返回0轴之后,尤其在下跌趋势中,这种现象的出现要比上涨趋势中出现多得多。
如下图1所示:上涨趋势发展到2处,15.14处这根创新高K线出现K线背离,同时对应处彩柱线反而缩短,出现当堆背离。但2与前上涨段1处发生隔堆背离,MACD黄白线远离0轴后返回0轴,重新上升不再创新高,因此2处的背离具备背驰的特点,向下变盘风险加剧,当考虑卖出。这里的背驰就发生在MACD黄白线从高位第一次返回0轴之后。
图片
如下图2所示,上涨趋势发展到新高2处,产生邻堆背离,仍可持股,至新高3处,产生出第一次隔堆背离,由于此处MACD黄白线尚未返回0轴,又只是第一次产生隔堆背离,尚可警慎持股,稳健者提前出来亦可。之后至新高4处,MACD黄白线返回0轴后重新上升不新高,且第二次产生出隔堆背离,背驰风险极度加剧。当注意迅速卖出。
图片
“MACD指标背离”的运用:
一、概述
出现背离,是判断股票趋势即将反转的标志。
背离的定义为:股价在趋势方向上不断前进的过程中,技术指标出现相反方向的变化。
简单的说,股价与指标不同步就是背离。分底背离和顶背离。严格地讲,底背离是指股价创新低,指标不创新低。顶背离则反之。
举例说明,如果股价在上升过程中,一顶比一顶高,但MACD的DIF线(白线)一顶比一顶低,即为顶背离。反之则反,为底背离。
背离出现的情况越多,股价趋势反转的可能性越大。一般来说,出现三次背离,99%的可能性会出现反转。
二、背离的形式
背离可以有许多表现形式(以下跌为例):
1、股价不断一波比一波创新低,MACD的DIF线的位置一波比一波高;
2、股价不断新低,MACD的绿柱逐波收敛或者DEA不断抬升;
三、背离的级别
正如股价的走势,背离也是分级别的。大级别的背离,引起大级别的趋势改变。
60分钟级别的波浪型的底背离(MACD出现几波绿柱),在日线级别上不过是MACD绿柱的逐根收敛。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低级别的反转是高级别反转的条件。但低级别的反转,未必引起高级别的反转,如果高级别上没有出现背离的话。
例如,60分钟级别上,目前上证指数出现了两次背离(MACD逐波向上),相对应出现了两次上升(5月21日和6月7日),但在日线上,不过是MACD的DEA线在零轴以下的逐渐上升,在周线上不过是逐渐缩短的MACD绿柱。日线和周线级别上没有出现背离,所以目前不具备反转的条件。
根据目前的情况判断,大盘日线级别的大规模反弹,要在MACD在日线上再一次出现绿柱之后,指数再创新低之后,并且绿柱的最长的那根,不能超过上次绿柱最长的那根。此时如果出现股价上涨,则极有可能高度达20%以上。预计时间上至少为两周之后。
四、背离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背离?弄清事物背后的本质比只知道事物的现象更为重要。背离的产生,本质上说是股价在原有趋势不变的情况下,对原有趋势的反判,也就是原有趋势力度的不断降低,相反趋势力度的不断上升。达到某个临界点,则出现趋势的反转。
其实所有的技术指标都是通过股价(开盘、收盘、最高、最低)、成交量和时间三个指标来计算的,无有例外者。
如果我们不看技术指标(其实真正的高手是不用看技术指标的,只看成交量、价格、时间、空间)来思考背离的原因,不过是如下两点:
1、本次下跌(上升)在相同的幅度上,比上一波所用的时间长,用时长则角度缓,角度缓则力度降,也就是下跌或者上升的效率降低,单位时间内干的活少;
2、本次下跌(上升)在相同的角度上,时间比上波少。效率相同,但用的时间短,说明总体力量不济(耐力不够),单位时间内干活一样多,但你持续时间更短,说明后劲不足了。
简单地讲:背离的成因:大多数时候背离是由速率变化产生,少部分是由时间引发的。
图片
上图是第一波下跌明显快于第二波下跌,这从下跌的趋势线的陡平对比就可以得出,由此导致价与指标的背离,这是通常意义上的底背离。
图片
而上幅图,两段下跌的速率似乎相差不大,但时间后一波明显小于第一波,因此这个背离是由时间因素造成的。
底背离是下上下三段中的两段下跌速率或时间发生明显变化造成的,由此得出一个结论:第一次0轴下MACD金叉通常不是一个好的进场点,第二次金叉才是可操作点。
为什么一般底背通常有二到三次的背离市场才转势呢?原来与波浪有关。上升途中的调整是3浪,因此这个时候的背离是只有一次。而主跌势中,一般是5浪下跌,因此会形成二次背离。为什么有时候会形成多次背离呢,那是因为一段跌势走出了延长浪,在这个延长浪中形成了浪内的背离。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在调整中的操作点第一次背离(第二个金叉点)就可进场操作,而主跌浪中要第二次背离才可进场操作。
由以上论述得知:在3浪或5浪末形成的背离才是一个好点。
图片
上图显示:第一次金叉和第二次金叉只是产生了一个小反弹,而最后一次金叉算一个不规则的底背离,产生了明显的空间。这是第5子浪末,所以是一个好点。
五、背离引起反转
顶背离的时候,如果出现成交量的放大,反转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底背离的时候,如果出现成交量的放大,反转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成交量会帮助我们确认反转。所以我们在观察股票的走势的时候,要看它的价格、幅度(空间)、时间和成交量。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总的来说,背离是包含背驰这种形态的,背离出现的情况更多,背驰只是出现被限定好的趋势中,无论是短周期还是长周期都是如此。背驰是在同一级别的前后两端同方向的趋势的比较。
案例分享: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辉煌优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